让厚重的历史易感知更有趣
本报讯(融媒记者 王佳涵) 日前,由市文广旅体局主办、市作协协办、市图书馆承办的“五金之都 悦读讲堂”第四场活动举行。
主讲人项瑞英以《谈天说地话永康》为题,带领听众开启了一场生动的本土历史文化之旅。他系统地梳理了永康的文化脉络,从庙山文化遗址讲起,探讨“永康”名称由来,讲述“截角世家”徐氏家族对永康建城的历史贡献,揭秘桃花太祖庙供奉“桃花夫人”的渊源,解析“同年哥”“内家”等永康方言的内涵与人文特色。
在两个小时的讲述中,项瑞英以“谈天说地”的方式,鲜活还原了本土文化的独特魅力。无论是品味吴语方言的“美、古、怪、话”,还是探析“石灰巷”“催生殿巷”“猪屼巷”等饶有趣味的街巷名称由来,他都以翔实的史料、生动的语言,将深厚的学识与对家乡的炽热情感倾注其中,为听众勾勒出一幅立体鲜活的永康历史文化画卷。
讲座现场座无虚席,气氛热烈。年长听众听到熟悉的旧事乡音频频点头,会心而笑,年轻听众则认真记录或拍摄文史资料。当项瑞英用原汁原味的永康方言诵读古诗《江雪》时,全场听众沉浸在乡音的韵律之中。一些听众表示,那些被岁月尘封或忽略的历史细节与风土人情,经项瑞英讲述而变得格外清晰而亲切。
(摘自 永康日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