俯身钻研 追求突破 王志杰:善啃杯壶技术“硬骨头”

2023年12月22日

人物名片

王志杰,1977年出生,中共党员,现任浙江飞剑工贸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飞剑公司”)常务副总经理、新材料钛杯事业部总经理。他先后获评浙江省“百千万”高技能领军人才第三层次“优秀技能领军人才”、省标准化战略重大试点项目先进工作者,金华市首届高技能领军人才“金华市技能之星”和永康市标准化智库专家等;入选新时代浙江工匠培育工程第三层次“浙江工匠培养项目”、金华市“八婺大金匠”培养项目等。

开发区工匠风采录

“一步一个脚印实践,精益求精钻研”是王志杰工匠精神的最好诠释。在他看来,做技术、搞研发就要沉下气、俯下身,才能突破极限,做到又专又精。也正是这种不懈钻研的精神,王志杰一次又一次实现技术突破,助力企业高速发展,推动杯壶行业技术革新。

勇闯技术难关

护航企业壮大

2004年,已掌握精湛制造技术的王志杰来到飞剑公司担任技术经理。刚进公司,王志杰就被委以重任——实现铝质运动水壶量产,为公司开辟全新赛道。

当时,该公司董事长夏飞剑在国外旅游时发现铝质运动壶非常流行,相较国内市场常见的塑料杯、玻璃杯来说,更具市场吸引力,发展空间巨大。“领导把握方向定目标,我要做的就是运用技术破除万难,不折不扣让目标落地。”投设备、做模具、做试验……王志杰带领团队铆足干劲攻克了纯铝一次连体挤压成型、数控空心缩口、小口径长深度内喷、高耐压螺纹圈锁定等工艺难点,仅花一年时间就实现了铝质运动水壶量产。

2010年,飞剑公司将目光聚焦到保温杯新材料应用上。钛具有化学性质稳定、不易被腐蚀、抑菌保鲜等优点,非常符合该公司对“健康”材质的要求。但钛多用于军工、航天领域,要想用钛做保温杯存在极大的技术难度。“在国内,将钛用于保温杯上完全是一个全新领域,没有任何的工艺、技术可以参照,我们只能从头摸索。”王志杰说,为了啃下这块“硬骨头”,把不可能变成现实,他们不断查找专业书籍,一次次去钛产地考察,与钛材料相关厂家合作研究,从源头对钛材料进行改良,终于在2016年实现技术突破。

经过不断调整,2017年,钛真空保温杯上市。一路走来,王志杰共获发明专利15项、软件著作权1项、实用新型专利21项。2021年,他主导的项目“钛真空杯成型及表面处理工艺开发与应用”荣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。

“目前,公司将把钛材料的应用范围拓展到烧水壶、净水壶等小家电上,样品已制作完成。”对于未来发展,王志杰信心满满。

参与多项标准制定

打造专业人才队伍

“我在这个行业奋斗了快20年,倾注了无数心血,很热爱这个行业。我想为这个行业做些什么。”王志杰说。

深耕杯壶行业技术领域多年,王志杰深知标准是提升质量的标尺,没有标准,就没有品牌、质量和市场竞争的主动权。多年来,王志杰积极参与杯壶行业标准化建设,参与起草《运动水壶的安全要求》等国家标准3项、《钛杯》等行业标准3项、《不锈钢真空旅游壶》等中国日用杂品协会团体标准4项,主导起草《钛真空杯》等浙江制造标准2项,参与起草《铝制饮水瓶》等浙江制造标准4项,在高标准全面引领杯壶行业提质增效和升级上起到示范引领作用。“我很荣幸能代表公司参与到这些行业标准的制定,为行业规范化、健康化发展贡献力量。且在参与过程中,我有机会和一些技术‘大拿’进行深入技术交流,受益匪浅。”王志杰说。

此外,王志杰也很重视人才培养,一直通过师带徒的方式做大企业人才“蓄水池”。2017年,飞剑公司开始推进自动化改造,面临技能人才紧缺难题。为加快人才培养,王志杰牵头组建了技能大师工作室。

“以前的师带徒模式无法形成一个培养体系,效率不高,成效不明显。成立工作室后,我们建立了系统化、规范化的培养机制,加强培养效果考核,为人才培养增速提质。”王志杰说,工作室里的10个技师都是他的徒弟,他们分布在公司的各主要部门,徒弟们通过工作室再各自往下发展培养,从上到下进行技术传承,逐渐为公司铺开一张高质量“人才网”。目前,该工作室已培养高级技师1人、高技能人才279名。

未来,王志杰将进一步在杯壶行业深耕,积极参与产品标准制定和校企联盟产业人才培养,把自己多年的知识和经验分享给年轻人,为行业发展不断奉献自己的力量。 融媒记者 郑旭华


主办单位:
浙江中国科技五金城集团有限公司
建设单位:
浙江工商大学
电话:0579-87071587
地址:浙江省永康市五金北路277号
Copyright ©2023 www.ykindex.com All Rights Reserved